中国青年网武汉9月7日电(通讯员 潘馨 邓秋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深入了解高端农业机械装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与高适应性的技术发展情况,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农业装备的深度融合。 7月7日 -7月14日,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柑橘产业机械化调研社会实践团队,在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善军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农科院,探访武汉励耕果园有限公司,以实际行动,投身设计研发全过程,感悟农业装备创新力量。
走进工厂,揭秘农业机械
在武汉市农科院,李善军老师带领实践队成员走进了工厂,近距离感受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和励耕公司共同研发的山地果园机械等一线农业装备。
站在钢筋铁骨的机械前,李善军老师向实践队介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华农独有技术——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这类运输机能够承载千斤重物,并穿梭于山地果园之间。实践队成员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纷纷为李老师的科研团队成员竖起了大拇指。在他的介绍下,实践队还了解到,自走式运输机能够攀爬达到45°以上的坡角,而在此基础上新研发的牵引式运输机运载力是其2倍,能够实现更大的爬坡角度。
李善军老师给团队成员展示山地运输车,并讲解原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扬
从原材料制造成零件,再从零件组合成部件,最后从部件铸造成整机,李善军老师将这台采用机电液一体化的控制系统的全液压遥控式动力底盘与成员们所学的知识融合进行讲解,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将知识一步步转化为产品的奥秘。
李善军老师在给团队成员讲解全液压动力地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扬 摄
参观结束后,李老师寄语道:“希望同学们在学校都能脚踏实地学习理论知识,多到工厂中实践,为乡村振兴以及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投身实践,探索创新方向
在励耕公司的试验田,队员们在烈日下与农民们一起拔杂草、育幼苗、松土,通过干农活、做农事、当农人,感悟农民们的艰辛劳作。成员们实践过程中发现,目前果园存在地表坡度陡、田块小、杂草不规则区域生长的问题;部分区域栽植密度大,通光密封性差,存在树冠行间交接、株间交接、地下水位较高、水分蒸发较大、区域土壤出现盐渍化的情况。这些都是农业装备的安装与运转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此外,果园的劳动力老化、运输劳动强度大的现象,揭示了未来应当推广应用适宜环境的机械化技术与设备,适合于农民的高效智能绿色的各类农机。
调研期间,实践队成员与励耕公司的员工、研发团队的研究生们同吃同住,并在科研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参与了农业机械从设计到加工的完整流程。经过了几日的劳动、调研,实践队成员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机制2101班潘馨感慨道,难以想象在收获粮食的过程中,农民们要付出这么多的劳动、克服如此多的困难。此次实践活动也让团队成员明白了,要想生产出好的机械设备,就得多下地,多实践,多分析。
团队成员帮助农民一起打理菜地,亲自下地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扬 摄
坚定目标,攻克发展难关
为深入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实践团队在李善军老师的带领下再次出发,来到了咸宁市崇阳县伊轩柑橘种植基地。在这里,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可以穿越山林,在山地中高效便捷地实现水果的采摘和运输;割草机可以实现在果园垄间自主导航割草,并且实时躲避障碍物;水肥一体化机械在物联网、大数据的引领下可以根据水池中的微量元素对水质进行划分,自行设置并固定参数以后直接灌溉植物等等。这样一场由轨道运输机、果园割草机、果园施肥机、果园喷雾机等自动化、智能化机械的现场作业视觉盛宴,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专业知识为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巨大作用。
同时,李善军老师也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尽力节省农业机械的生产成本,更好地造福广大农民们的美好愿景。这次实践让成员深刻地感受到了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柑橘团队对“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精神的贯彻如一,也因此在成员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新时代,相信这颗希望的种子会汲取养分,立足农业、农村、农民所需,着力研发更为机械化、智能化的农机装备,成长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参天大树。
实习生:焦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