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7月8日至9日,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围绕“贯彻党代会精神,推进新工科建设”主题,举行2019年暑期事业发展研讨会。
(通讯员 周洪亮 周熙)7月8日至9日,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围绕“贯彻党代会精神,推进新工科建设”主题,举行2019年暑期事业发展研讨会。全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对标“双一流”建设,推进新工科建设,积极审视、反思学院事业规划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凝聚发展共识。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安排了主题报告、小组研讨、大会交流等环节。
7月8日上午主题报告环节,国家教学名师、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教授做了题为《本科教学改革创新与新工科建设》的报告。他从教学改革新路径,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探索实践,新工科建设等方面向与会人员报告了教学改革创新与“新工科”的思考与研究成果。院长廖庆喜做了《贯彻党代会精神,推进新工科建设》的事业发展报告。他从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状况、学院事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国际国内比较分析、学院事业发展思考与展望等方面向学院教职工报告了学院事业发展情况与未来工作设想。党委书记张拥军做了《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推进学院事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他从党代会报告起草背景和主要特点、报告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等3个方面对党代会精神进行了解读,他谈到,当前学校和学院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要求、新目标、新挑战,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全体教职工要增强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全面“学”、主动“融”、善于“谋”、奋力“干”、敢于“闯”、齐心“破”,奋力推进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院教职工分为6个小组分别就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国际交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工科建设等进行了专题讨论。7月9日上午,各小组发言人就小组讨论和思考的情况作了大会交流。科学研究讨论组代表王巧华教授围绕《青年教师如何凝练科研方向》作了交流,她谈到:青年教师要在守好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同时,积极寻找与学院科学研究方向的融入点,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目标,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自身专业为基础,保持个人研究特色与专长,进行嵌入式研究,提升自身与学院科学研究方向的契合度,要开放思维,了解最新发展趋势,尽快找准研究方向和奋斗目标,做到人人有方向、个个进团队。人才队伍讨论组代表丁幼春老师围绕《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路径探索》作了交流,他通过对比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工大机电学院等国内工科院校,找出了学院人才队伍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了解决目前人才队伍建设瓶颈问题的思考。国际交流讨论组代表晏水平老师围绕《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国际交流》做了交流,他谈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拓宽学生和教师国际视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需要,对照党代会提出国际交流目标和学院现状,学院国际交流工作与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并从学院、学生和教师3个层面提出了多项工作建议。人才培养讨论组代表陈红老师围绕《“新工科”背景下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人才培养路径探索》进行了交流,她认为,人才培养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建立导师制,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联系,将“爱”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提升育人效果。学科建设讨论组李善军老师围绕《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作了交流,他介绍了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发展的历史,提出学院学科建设不仅是领导的事、个人的事,而是每一位老师、每个工学人的事,要做到齐心协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同推进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学科发展。来自新工科建设讨论组代表的杨扬老师作了题为《关于新工科建设的体会与思考》发言。她认为,将产教融合项目、高峰项目课程、“科研育人”核心课程、竞赛性核心课程融合,打造有层次性、有挑战性、跨学科的“新工科”项目课程体系,是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有效手段。
院长廖庆喜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全体教职工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既审视过去又面向未来,谋划新时代新甲子学院事业发展。他指出,找出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学院将尽快消化吸收各组提出的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围绕这些问题逐步解决,破除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全体教职工务必鼓足干劲、齐心合力,共同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他鼓励全体教师:“工学人应如‘工’字顶天立地,久久为功、建功立业,抱着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奋力推进学院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审核人:瞿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