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园地 -- 正文

党群工作

党建园地

【转载:年末盘点】记者编辑眼中的“最”新闻
作者:gxxg编辑:审核:时间:2014-12-31点击:

学通社记者董思远:最感人的新闻——50年后再聚首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果然时光易逝,转眼间我们已处在2014年的末尾。回顾即将逝去的2014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一群五十年后重游校园追忆往昔的可爱老人们。

五十年岁月恍恍过,一群年逾古稀的老人, 漫长时光磨白了他们的头发,将他们曾经矫健的身躯变得步履蹣跚,为他们曾经美好青春的容颜刻上了深深的皱纹。然而同样是这五十年时光,却没有抹去他们心中对校园年华的美好追忆,使他们漫长岁月中依然无法忘却彼此之间深厚的同学情谊,在五十年后再度于母校聚首,共同追忆曾经携手度过的怡然时光。

也许他们记忆中的校园已找不到模样。严肃破旧的办公楼被修缮为赏心悦目的景园楼;简陋的教学设施早被先进的科学仪器所取代;曾经的老师早已离去,曾经朝夕与共的青春面庞布满岁月的风霜。

但他们的年轻的心还在, 在校园中树立的理想还在,老师传授的为人的品格还在。他们追寻的不只是回忆,更是深埋心底从未逝去的青春。

唯愿闲来再聚首。

学通社记者高永:最有趣的新闻——首届“发呆大赛”:释放压力,安静思考

在12月7日下午,我校创行团队在二运足球场举办的湖北省首届“发呆大赛”。本篇新闻所写的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比赛项目---发呆大赛,该新闻不仅新闻点新颖、内容有趣,而且还吸引了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大楚网等众多校外媒体的关注。

本篇新闻文字与摄影记者配合巧妙:摄影记者抓住人们的阅读需求,拍出了很多现场有趣的照片,再加上文字的点缀,使得现场的氛围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文字记者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比赛的全过程,通过观察现场的比赛人员,描述了比赛现场的氛围,这是作为比赛的报道所必须的。然后,作者通过采访个别有特性的人物来使得本篇新闻变得有血有肉,不空洞乏味。例如,采访的一位躺在地上的同学说道:“我答应女朋友要为她赢回赢回拍立得,却在最后功亏一篑!”。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细节描写,“有躺在地上的、结伴而来背靠背坐着的、自带凳子坐着的......创行的工作人员纷纷把自己的外套脱下给参赛人员盖上。”为人们呈现出了一幅幅比赛生动的画面。

本篇文章的最后一个亮点,作者还别出心裁的为读者解释说明了发呆的好处以及本次发呆大赛的目的。“发呆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无伤大雅,还可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

总的来看,本篇文章通过文字与图片穿插描写,使得本篇新闻具有了很强的趣味性,以新鲜的新闻点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学通社记者薛书勤:最有力的言论——读大学,手机可否节制一点用?

读完这篇时评,我想起了曾看过的耶鲁大学宣传片,与中国流行的大学男神女神宣传片所不同的是,耶鲁展示了一个可以学到真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一段多姿多彩、充满魅力、令人向往大学生活。大学的人文苑囿承载着是一群年轻人的黄金时代,张扬个性,不拘泥形式,不受教条束缚,君子不器,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每一条路都有属于它的精彩。选择自己所热爱的,爱自己所拥有的能真正的享受大学。在单纯快乐的最美时光里,无论何种体验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经历都是值得珍惜的,和大学绑在一起的每件事都是如此美好的。放下手机,走向运动场,走向图书馆,走向想去的远方,学生时代的疯狂劲,要努力发挥到极致,为的是日后的念念不忘。青春不会辜负任何人,岁月会带给你想要的一切,尽吾志可以无悔矣,我想这就是享受的过程吧。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追求真理应当是读大学的亘古不变的本质,大学要义不在“大”而在“学”。永葆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学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学会去享受学习的美妙,享受探索科研的奥秘,享受真理与光明,享受学术殿堂中的乐趣,享受作为崇高知识分子的纯粹。这样我们的大学才会多几分气韵生动、趣味盎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来被读书人奉为圭皋,崇高远大的理想不应被世俗所淹没,愿我辈多一些坚定理想主义的人,少一些精致利益主义者。有梦想的大学必定是享受的大学,有梦想的人生必定是享受的人生。

南湖新闻网编辑段兴汉:最朴实的新闻——“蜂蜜男孩”为山区孩子办“阡陌学堂”

支教,对于华农人来说绝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

每年寒暑假,华农总有一批批支教团队奔赴祖国贫困的地区,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关爱。多年后的今天,支教似乎已经成为了华农的品牌。

而对于扎根校园的学生记者和编辑来说,“支教”更是一个永不过时的校园新闻题材。校学通社每周一次的选题会上,我们鼓励记者主动寻找身边的“最美志愿者”,关注学校公益组织的活动动态;在新闻网的编辑战线上,我们更是将每一篇志愿服务稿件精心编改,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努力,让志愿服务精神深入每个华农人的心坎里。

《“蜂蜜男孩”为山区孩子办“阡陌学堂”》便是一篇由新闻网学生编辑采写的宣传我校志愿服务团队的好新闻。“支教团队”、“留守儿童”、“网络教学”、精心编排的课程、团队成员尽心尽力的态度……无不吸引我将这篇近两千字的通讯一口气读完。稿件中没有溢美之辞,有的只是翔实的记录,客观的描述。简洁的词句传达出赵芸逸和他的小伙伴们的支教情怀。

我向各位老师和同学推荐这篇“永不过时”的新闻,希望让这篇文章以及“阡陌学堂”团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南湖新闻网编辑王炼:最温暖的人物——18年,“小马哥”炼成“老马”

文章记述了马徐发18年来和他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为腿伤住院的学生近乎每天地送去鸡汤,还是私下里为困难学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亦或是逢年过节的嘘寒问暖,出差回来的礼物零食……老马总是事无巨细,甚至他还记住了水产学院01级到04级19个班584名学生的名字。

一段段故事,一腔热血;一份份感动,一种情怀。暖心、贴心、好心是老马心;热情、温情、真情是老马的情。亦师亦友是他的为师之道,亦父亦兄是他与学生的相处之理。老马就像是贫瘠土地里昂扬向上的一朵雏菊,他带给学生们希望;老马就像是浩淼星河里闪闪发亮的一颗星,他让迷路的人找到了回家的路。

“我渴望在华农这片土地上过一辈子。”老马就像是一只鸟儿,用他最婉转的曲调唱出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南湖新闻网编辑杨帅:最有爱的严师——梅婷:爱每一个学生

这篇新闻的主题在于写人,采用了目前主流的小标题分段式描写来介绍了梅老师是如何来爱每一个学生的。全文更注重的是工作上的事,建议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上,课外的内容。这样的话会显得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同时也建议文章结尾处可做适当点题和升华。此文中没有这一点,使人物形象不够饱满。但全文感情真挚动人,这篇稿子最让我动容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华农教师的风格。严厉与爱护应该说我们所有教师的缩影,当我们还在为老师上课时的一句批评而怨恨这个老师时,为何不想一想这背后的是何其沉重的关怀。多年以后的我们也许还记得的就是老师的批评吧,或许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关爱。从另一个角度看老师,我爱我师!